翟健民個人資料(盤點近年來我國20多位頂級收藏牛人)
通過盤點,我們從中挑選出20多位中國知名藝術品收藏家。他們的收藏經歷與收藏品位推動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說或許也將影響未來中國藝術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
眼下,中國新興文化藝術品市場,正處在新老藏家交替、接棒時期,老藏家的轉型,新生代、富二代、藏二代收藏家的風格凸顯,都指向角色和風格更加多元化的國際潮流。
相比幾個億買樓買飛機的土豪而言,那些花幾個億買幅小畫、買個瓷瓶的人才是真的壕。頂級收藏家往往也是富豪榜上的???,很多是來自商業和藝術產業界赫赫有名的大佬。
今年的5月和8月,分別有機構對年度藏家風云人物作出排名。
第一種版本的十大收藏家
1、劉鑾雄——豪擲億金不皺眉
劉鑾雄,1974年畢業回港,加入其家族的吊扇制造業務,獲“風扇劉”之綽號。劉鑾雄眼光敏銳,極具魄力,以狙擊手姿態馳騁于香港股市,自1985年迅速崛起?,F已發展成為擁有4家上市公司的綜合性大集團,總市值追隨十大財團之后,成為香港候補財閥,業務擴及
地產、傳媒、建筑及制造業等方面。在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他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以21億美元財富位列第458位。2014年,劉鑾雄以97億美元身價排2014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六位。
劉鑾雄進入收藏將近三十年。他興趣廣泛,曾涉獵中國畫、印象派、當代藝術、瓷器等眾多
藝術門類。在最近兩年,他用于藝術品尤其是當代藝術收藏的資金飆升。去年,他就花費
1,737.6萬美元(約1.355億港元),在紐約佳士得將安迪·沃霍爾絲網印制的《毛澤東肖像》收入囊中,創下安迪·沃霍的世界成交紀錄。2007年,劉鑾雄以3.924.1萬美元(約3.1億港元)拍得高更的名作《早晨》,拔得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當代藝術夜場拍賣的頭籌。目前,在世界級拍賣市場上舉牌競標的華人藏家并不少見,但像劉鑾雄這樣出手闊綽,一擲“億”金的華人藏家卻鳳毛麟角、少之又少。他號稱“股壇狙擊手”、“銅鑼灣鋪王”,其屬下強大的華人置業集團,為他進入收藏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2、張宗憲——對于中國文物情有獨鐘
張宗憲中國藝術品收藏家,他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不遺余力地收藏中國瓷器和中國字畫,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內受到普遍敬重。他是蘇富比、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賣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場的主要推動者。同時他對北京、上海幾大藝術品拍賣公司也傾注了大量精力和財力。
張宗憲對于中國文物情有獨鐘,而他對于內地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開拓與發展所做出的奉獻可以說是巨大的。
1994年,中國嘉德舉辦第一場拍賣會,第一號拍品是吳熙曾的《漁樂圖》,底價7000元。
手持一號牌的張宗憲站起來說:“今天是嘉德的首拍,我出1.8萬元,一拍就發!”場面頓時活躍,張宗憲相繼加價,2.8萬元、3.8萬元,直至加到8.8萬元,鑒定大師徐邦達先生上臺敲響第一槌,張宗憲博得頭彩;1994年,北京翰海首拍,張宗憲又是手持一號牌,一口氣拿出1600萬元,吃下全場拍賣會成交額3200萬元的50%。作為聲名遠播的收藏家,張宗憲動輒斥資幾百萬購買心儀的佳作,總是給外界一種叱咤風云的氣勢。
3、翟健民——香港古董商
翟健民,香港永寶齋齋主,亞洲國際藝術及古董展(AIAA2006)主辦人。過去近40年間定期
參與在歐美及亞洲各地舉行之古玩拍賣及展覽,從而得到最新趨勢和估價的資料。在2005年10月23日,香港蘇富比秋拍,翟健民以1.1548億港元拍下了清乾隆御制的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創造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第二高價。
4、劉益謙——買了來開館
劉益謙近年在投資市場上呼風喚雨:2009年,他扔了8億多元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后來則因為用5000萬元買下蘇軾《功甫帖》而被推到“真帖假帖”的風口浪尖;此后更是因為花掉了
2.5億元在明成化斗彩雞缸杯上而一時風頭無兩。爭議驟然而起。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
對于更多人對藝術品感興趣,卻對一些藝術品“看不太懂”的情況,劉益謙認為:“其實這種看不太懂的苦惱我現在還有,很多藝術品的真偽我看不懂,這個問題我糾結了20年,但是這個問題也是可以簡單化解決的。在藝術品市場,我的優勢是有資金,弱勢是沒有專業眼光,所以我只要把我的優勢發揮出來,買貴的藏品,我就成功了一半?!?/strong>
5、郭慶祥——常買重量級拍品
郭慶祥,著名收藏家,大連萬達集團藝術品部負責人,知名藝術品收藏機構玥寶齋創始人。
從90年代初期步入藝術品收藏市場,郭慶祥就一發不可收拾。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舉
辦的不少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一些重量級拍品的高價成交與他的參與密不可
分,像八大山人的《孤禽圖》,傅抱石的《二湘圖》、《虎踞龍盤今勝昔》,李可染的《萬山紅遍》、
《井岡山》等等。這些不菲的佳績也為中國書畫市場發展史書寫了一筆。
6、臺商黃崇仁——經商收藏同步
黃崇仁,臺灣力晶集團董事長,多次入選全球經濟藏家200強。他出身書香世家曾經師從廖繼春、郭雪湖等臺灣知名畫家。
多年以來,黃崇仁在經營企業的同時,一直致力于藝術品的收藏,他常常說,自己的最大愿望就是60歲之后,能夠“將人生回歸藝文”,專門從事藝術收藏,收藏以中國瓷器、印象派和現代繪畫為主。
7、臺商陳泰銘——創下拍場中第二高價紀錄
陳泰銘,1956年出生,臺灣十大富商之一,國巨集團董事長,喜歡收藏名畫。
陳泰銘曾經砸下三千三百萬美元,在紐約蘇富比秋季當代藝術拍賣中,買下拍場中第二高價,為全球頂級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的自畫像畫作。收藏重點是西方和中國的現當代藝術以及中國御制瓷器。
8、楊濱——收藏交友兩不誤
楊濱,現任北京達世行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從事汽車經銷行業。2000年時開始了對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收藏,2006年起涉足西方當代藝術品收藏?,F收藏有眾多當代頂尖藝術家的杰出作品,其收藏范圍涉及油畫、雕塑、照片、裝置等。
楊濱認為,通過收藏當代藝術,我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與他們的交往和切磋又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使我的心態年輕了很多。楊濱的收藏主線是1980年代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但在他頻繁更新的收藏名單中,也可見如安妮·朱莉、洛克西·潘恩等西方著名藝術家的名字。在主脈絡名單中,無論是張曉剛、王廣義、曾梵志、劉小東、葉永青、劉煒、夏小萬,還是陳逸飛、陳衍寧,都是楊濱近一千件藝術品中的熟客。當推動藝術發展成為楊濱的事業之一后,他在北京城區重要位置迅速成立了Aye畫廊和東站畫廊。
9、邵忠——“藝術推手”
出版商邵忠除了當代藝術收藏外,其特殊身份更像“藝術推手”。2008年邵忠成立了邵忠基金會,是中國目前極少數支持文化項目的基金會之一,他所在的現代傳播集團旗下除了率先創辦了介紹中國當代藝術的雙語雜志《藝術界》外,2013年3月,更是與TheArtNewspaper《藝術新聞報》合作出版了《藝術新聞/中文版》,此外,現代傳播集團更是與大聲展、深圳香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等多個藝術活動合作緊密。
邵忠是一個對生活細節異常講究的人,對于藝術的品位更是蔓延在整個現代傳播辦公室的里里外外。
10、喬志兵——千金買來心頭好
喬志兵,北京五洲風情娛樂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當代藝術收藏家。
喬志兵不太透露藏品數量,只給了一個“100件以上”的下限。藏品名單中除了當代藝術最常見的“大佬”外,曾專門去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系念研究生的喬志斌,收藏似乎更偏向專業和學術性,如他會選擇張恩利、楊福東、沒頂公司、安東尼·格姆雷、奧拉維爾·埃里亞松,也會收藏很多年輕藝術家的新媒體作品。2012年,成為尤倫斯的贊助理事,其他贊助理事包括楊濱、晏青、萬捷等收藏家、企業家。
第二種版本有九大藏家
1、陳東升——大佬級藏家
2018年,由陳東升一手創辦的“拍賣帝國”中國嘉德拍賣迎來25周年,也正是在2018年,迄今為止華人最大的收藏團隊清翫雅集宣布:陳東升成為清翫雅集的正式會員,也是大陸地區的第一位會員。
作為拍賣收藏界的大佬,陳東升的收藏家底毋庸置疑。其中一個大手筆是捐贈數億元收藏給母校武漢大學,并以父親陳萬里的名字命名建立了萬林藝術博物館。
另外一個大手筆就是未來的泰康美術館。經過15年的泰康藝術空間運營,2019年泰康空間的工作重點正向泰康美術館轉移,未來民營美術館的版圖里,很可能要增加一座中國的MoMA。
2、喬志兵(略)
3、李琳(江南布衣)——賺錢不忘收藏
70后的李琳打造了江南布衣的時尚王國, 900多家JNBY,分布在幾大洲。然而她并不認為自己是“時尚專家”,事實上她的時尚事業一直受益于藝術。
從事證券投資行業20年的王兵, 2000年創辦了鼎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和現任TCL、匯源、萬通等多家公司的董事。王兵不僅收藏了眾多中國當代藝術家的重要繪畫、雕塑、裝置和影像作品,也對新興的年輕藝術家持續保持著高度的關注。
王兵和薛冰共同發起的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NCAF),為藝術家、策展人、學者和機構提供資助,開展自主性研究項目和出版工作,推動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在2018年度亦支持了12個藝術創作、展覽、出版及講座等相關活動以及7個非盈利空間。
4、“帽哥”李笠(豐華臻傳)——大刀闊斧買買買
從娛樂、房地產、金融業起家的李笠,2006年開始進入藝術品收藏市場,大刀闊斧地買買買后,很快在近現代書畫收藏領域打出一片天地,圈內人送稱謂“帽哥”。
2011年秋拍,他以6095萬元競得弘一法師1929年的《華嚴集聯三百》;2012年春拍,他又用9200萬元購買了傅抱石在金剛坡時期的最大作品《杜甫九日藍耕會飲詩意圖》。李笠不僅收藏了諸多近現代名家作品,還以獨到眼光較早開始關注價值曾被低估的黃賓虹作品,至今已成為國內黃賓虹作品的頭號收藏家。
傅抱石《杜甫九日藍耕會飲詩意圖》
轉向幕后的帽哥成立了“豐華臻傳”,在此平臺上新老藏家們推薦各家拍行最靠譜的好貨,足跡遍布北上廣的重要拍賣會。以行家看預展的方式,對重要拍品進行分析判斷,其幽默犀利的點評風格廣受粉絲歡迎,由此帶動和影響了一些企業家加入藝術品收藏隊伍,成為藝術品市場的土豪輸送機。
5、王健林(萬達集團)——收藏肯投資
萬達集團的掌門人王健林是收藏家榜單上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王健林在收藏界小有名氣,他就敢于以800萬元分期付款買下傅抱石的代表作《龍盤虎踞》。
1997年,王健林第一次拜訪吳冠中后,他開始花費巨資,幾乎搜羅了所有流落國外的吳冠中作品。他曾半開玩笑地說,之所以會放棄部隊和政府里的大好機會及穩定前程,而選擇冒險下海去做房地產,原因就是因為要有錢才能搞收藏,才能買得起他愛的那些書畫。
畢加索《兩個小孩》
2014年,萬達集團在紐約佳士得夜場拍賣中,以1.72億元人民幣購得畢加索名畫《兩個小孩》,拉開了中國企業家國際化收藏的大幕。
萬達在銀行租了一個幾百平方米的保險庫存放藝術品,王健林也正在建造大連萬達美術館。如今,萬達的收藏史已經超過20年,其藏品數量之大、質量之高、品類之全,在國內企業中幾乎無人能及。
6、劉益謙 王薇(新理益投資)(略)
7、張桂平(蘇寧集團)——收藏大手筆
元代畫家任仁發《五王醉歸圖》以超過3億元的價格成交,讓2016年低迷已久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為之振奮。出手攬得珍品的是蘇寧集團老總張近東的哥哥張桂平,這位藝術品市場上低調的“隱富”也由此引發社會關注。
任仁發《五王醉歸圖》
張桂平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鐘,是位忠誠專注的收藏家。他所創建的蘇寧博物館更是收藏了重要的中國藝術品,其中典藏的近3000件藏品中匯集了唐、宋、元、明、清、近現代各時期代表人物的作品。
蘇寧博物館中不乏來自拍賣會的天價拍品,如創下吳鎮拍賣紀錄的《野竹圖》、王石谷的《仿宋元山水巨冊》、創夏圭拍賣紀錄的《山莊暮雪圖》、袁江《蓬萊仙境》、創造趙雍紀錄的《前浦理綸圖》、張大千《羲之換鵝圖》和傅抱石《鄭莊公見母圖》等。
8、許健康(寶龍地產)——癡迷書畫藝術品
地產富豪許健康出生于福建一個書香世家,受家庭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熏陶,許健康后來一直癡迷于中國書畫藝術收藏。在拍得億元天價拍品黃胄的《歡騰的草原》之后,寶龍集團的“掌舵人”許健康,也開始浮出水面。
上海寶龍美術館
從齊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冊》,到蔡國強的火藥巨作《沒有我們的外灘》、《天梯》,以及競拍原副總理谷牧的大量藝術品收藏……都讓許健康與寶龍集團在藝術收藏界聲名鵲起。
此后他在上海創辦了寶龍美術館。在開館大展中,公眾得以一睹其家族收藏的眾多近現代及當代書畫名家發的精品真容。從畫廊、藝術中心、畫院到美術館,藝術品收藏也促成了許健康巨資布局寶龍集團的文化藝術鏈條。
9、鄭志剛(新世界發展)——富三代的收藏夢
鄭志剛作為鄭氏家族第三代接班人,為周大福(控股)有限公司創辦人、全球華人十大富豪鄭裕彤的長孫及鄭家純之長子,是現任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的執行副主席。
雖然他的父親鄭家純也是一位富豪收藏家,但是相比大量的藝術收藏而言,更引入矚目的是兒子鄭志剛在推廣當代藝術上的創新。
武漢K11藝術村
2010年,鄭志剛創立了K11藝術基金會,推出了武漢K11藝術村,并設置了本土藝術家駐場和藝術家交流項目。
國際方面,基金會與各類美術館和倫敦當代藝術中心(ICA)、巴黎東京宮、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等組織合作,展示中國藝術新銳的同時,也將年輕一代的聲音帶至全球藝術舞臺。
2017年年初,有機構評出“中國2016年十大收藏家”
1、新理益集團董事長劉益謙(略)
2、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略)
3、泰康集團董事長、嘉德拍賣創始人陳東升。(略)
4、許家印——收藏斥巨資
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2010年以1120萬元的天價買下嶺南派國家周營生的代表作《春風含笑》。
2011年迎春拍賣會上,他再次出手,以1281元買下《風來香氣遠》、《東風富貴冠群芳》以及《花鳥四屏》。
5、王中軍——喜歡就買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的執行總裁王中軍。其油畫收藏集中于陳逸飛、沂東、袁止陽這樣的當代名家,而銅雕則大都購自歐洲。
6、戴志康——富豪的投資
證大集團董事長戴志康喜愛古代與近現代書畫?!段恼髅魃剿志?局部)》、徐悲鴻《醒獅圖》、李可染《韶山》 ,到64頁一套的乾隆書法,黃道周、董其昌、王原祁、任伯年的字畫作品。其喜瑪拉雅美術館所藏中國古典字畫總價值超過10億元。(令人唏噓的是,2019年8月29日,證大集團法定代表人戴志康因涉及非法集資案件,已向警方投案自首。據說,有2億元的集資款無法償還。我們就不懂了,他的喜瑪拉雅美術館和所藏中國古典字畫總價值超過10億元難道就不能抵押貸款嗎?)
7、孫廣信——鐘意近現代書畫
廣匯集團董事長孫廣信,主要收藏近現代書畫。2012年在嘉德春拍中以1.242億元拍得李可染《韶山》 , 2011年,包銘山又以2.668億元拍得《九州無事樂耕耘》 ,創下徐悲鴻畫作拍賣最高紀錄。
8、史玉柱——喜歡油畫美人圖
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愛收藏油畫,而其油畫又以"美人圖"這一題材為主。
9、馬云——喜愛當代藝術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喜愛收藏當代藝術。不過王健林和戴志康都與中國當代藝術保持一定的距離。
10、張蘭——女強人的大手筆
俏江南董事長張蘭2007年以2200萬元人民幣拍下劉小東的油畫《新三峽移民》,又以1030.4萬元人民幣購得方力鈞作品《1997.1) ,至今是方力約作品國內拍賣成交價的亞軍。俏江南如今已風光不再,然而張蘭的投資魄力卻令人嘆服!
聲明:散下步所有作品(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古玩藝術品收藏與投資所有,原文出處。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刪除。
本文鏈接:http://www.copperhinges.com/b/63911.html